《中国当代艺术教育》—杭间

2012年12月08日 17:13  点击:[]

杭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今高校中“艺术学院”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点:第一,混淆了“美术学院”中技术与艺术、科技与艺术的关系。艺术的目的是探究世界,绘画是一种探究的表达,与科学的目标相似,但科学并非就此等于艺术。也就是说,“艺术”与“科学”永远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他们可以相互启示却不能融合,可以共生却不能互相取代。第二,“美术学院”的目的。当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所提出“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心、脑、手合一的教育方式,是为了实现艺术要贡献于改造社会的目的。但如今在扩招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这一点已发生了改变。第三,世界上绝大多数综合性大学的美术学院与独立的美术学院有着根本的不同。综合性大学的美术学院是整个大学理念中人文教育的组成部分,学理上它不以要求培养艺术家为主要目的,只要求培养具有艺术修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因此,综合性大学美术学院如何培养艺术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第四,设计与“美术学院”之间的问题。设计整合了生活、艺术、技术和科学之间的种种因素,使之产生了一种新的关系,它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美术”或“工艺美术”,它本质上是一种充满各种可能的“生活”。新的设计已经找到了一条可以将艺术从上世纪90年代“当代艺术已经死亡”的讨论中解放出来的途径。

曲德益(台北艺术大学教授、关渡美术馆馆长):

近几年台湾艺术家谢牧岐围绕如何诠释绘画创作的方向,将代工、商品化等外部条件加入个人绘画创作脉络中,使得绘画这种个人式创作状态转向成了行为模式的实践。“代工”可以粗略地说,皆为形式上的移植而非自我生成,诸如法律,教育等。在台湾的美术教育“代工模式”多少是配合了升学的系统作为训练美术人才的制度。在《牧岐与绘画》影像作品中,谢牧岐如同绘画名师般,疯狂为他人示范,多少隐含了某种逾越。影像中不属于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或是说并未传授绘画的技巧,而只是教授一些基本的姿势,并且去夸张化这一形象。这是台湾年轻一代的艺术创作者,对于自身所接受的教育方式而反映出的创作风格,轻松幽默的呈现方式里所要传达的寓意值得深思。只要年轻学子们能察觉与自省,不论是何种教育方针,都能引发艺术创作的另类思考,进而产生一种新形态的艺术表现方式。

陈育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教授、硕士课程总监):

香港专业艺术教育的特点在于没有内需,社会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仍停留在一个口号的层次上。在业界,没有市场的引导而自发地发展时,其教育目的只有变得更纯粹,更偏离各种功利的目的。不用市场的角度来考虑艺术教育的成就,反而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美学态度,实在地反映艺术被挤到社会边沿时所爆发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香港艺术工作者在接受大学通识熏陶的同时,学习艺术知识。其中多元知识和艺术信念的磨合催动了把艺术放置于较大的社会、文化背景来审视的取向,因而艺术的社会实践以一种综合的方式进行。

关闭